湫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ㄐㄧㄠˇ
拼音:qiū
筆劃:12
倉頡:EHDF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ITOY
簡體:
筆順:點、 點、 提、 撇、 橫、 豎、 撇、 點、 點、 撇、 撇、 捺
吉凶:
五筆:ITOY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3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[ qiū ]

水池:大龍~(瀑布名。在浙江雁蕩山)。

[ jiǎo ]

低洼。

詳細釋義
湫 [qiū]
〈動〉
  1. 另見 jiǎo

  2. 凝集;積滯

    又如:湫底(積滯不暢);湫淤(積滯不通)

    勿使有所壅閉湫底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。注:“集也。”

〈名〉
  1. 洞穴

    此之謂定性於大湫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審分》

  2. 水潭

    湫隘囂塵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。注:“下也。”

    又如:湫泊(水潭);湫水(潭水)

    湫,湫隘下也。從水,秋聲。春秋傳曰:晏子之宅湫隘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按,訓為下濕也。”

湫 [jiǎo]
〈形〉
  1. 另見 jiū

  2. 又如:湫窄(低溫狹小,謙稱自己居處貧窘);湫仄(低下狹窄);湫阨(低小狹小);湫凹(低洼);湫居(低矮的住房)

    湫宅閉門,不有椒房之勢。——揚雄《法言》

其他
姓名學:
筆順編號:441312344334
四角號碼:39180
UniCode:U+6E6B
規範編號:5283
首尾分解查字:氵秋
漢字部件構造:氵禾火
粵語:zau1
平水韻:下平十一尤·上聲十七筱
康熙字典索引:頁638第10
故訓彙纂索引:1290|1368.2
漢語字典索引:卷3頁1679第03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卽由切【集韻】將由切,音啾。北人呼水池爲湫。 又水名。【說文】有湫水,在周地。【史記·封禪書】湫淵祠朝那。【註】湫淵,在安定朝那縣。 又懸瀑水曰龍湫。 又憂愁貌。【春秋·繁露陽尊隂卑篇】湫湫者,悲愁之狀也。 又涼貌。【宋玉·高唐賦】湫兮如風。 又【唐韻】子了切【集韻】子小切,音剿。湫,隘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壅閉湫底。【註】湫謂氣聚,底謂氣止,皆停滯不散之意。又【昭二年】湫隘器塵。【註】湫,下也。又地名。【左傳·莊十九年】楚子伐黃,還及湫。 又【集韻】雌由切,音秋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在九切,音愀。義同。一曰洩水瀆也。又【集韻】茲消切,音焦。夫湫,亦地名。 又宗蘇切,音租。人名。【左傳】魯有子服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