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表示感嘆,跟“啊”相同:論者之言,一似管窺虎~!
2.表示疑問或反問,跟“嗎”或“呢”相同:子非三閭大夫~?。嗚呼,是誰之咎~?
(形聲。從欠,與聲。欠,與出氣有關。本義:表感嘆、反詰、疑問語氣)
表感嘆語氣
無懷氏之民歟! 葛天氏之民歟!—— 晉· 陶潛《五柳先生傳》
表反詰語氣
子非三閭大夫歟?——《史記》
表疑問語氣
能者用而智者謀,彼其智者歟?——柳宗元《梓人傳》
同歟。(歟)【廣韻】以諸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羊諸切,音余。【說文】安氣也。【徐曰】氣緩而安也。俗以爲語末之辭。【班固·明堂詩】猗歟緝熙,允懷多福。【王粲·登樓賦】昔尼父之在陳兮,有歸歟之歎音。經傳通作與。【禮·祭義註】與者,不執定之辭。 又【廣韻】余呂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演女切,音與。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羊茹切,音豫。義同。【正字通】歟無羽、豫二音。《字彙》又音羽,又音豫,義同。不知羽爲與之本音,卽賜與之與。豫爲與之轉音,卽《魯論》吾其與聞之與。與字轉平,借作歟,義通歟,溷借上去二聲同與,則難通也。○按此言誠是,因諸韻書相沿日久,故兩存之。 【說文】或書作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