樊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ㄈㄢˊ
拼音:fán
筆劃:15
倉頡:DDK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SQQD
簡體:
筆順:橫、 豎、 撇、 點、 撇、 點、 撇、 點、 橫、 豎、 撇、 點、 橫、 撇、 捺
吉凶:
五筆:SQQD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4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1.籬笆:~籬。

2.姓。

詳細釋義
樊 [fán]
〈名〉
  1. 古地名

  2. 旁,邊際

    夏則休乎山樊。——《莊子·則陽》

  3. 春秋周京都轄邑,一名陽樊,在今河南省濟源縣東南

  4. (形聲,棥聲。“棥”意思是籬笆,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。本義:籬笆)

  5. 同本義

    又如:樊棘(荊棘籬笆);樊鹿(樊籬中的鹿);樊圃(有籬的園圃)

    營營青蠅,止於樊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青蠅》

    莊周游於雕陵之樊。——《莊子·山木》

    折柳樊圃。——《詩·齊風·東方未明》

  6. 領域;范圍

    蓋學雖粗涉其樊,其為說不能無弊而已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內閣中書劉君墓表》

  7. 姓。

    如:樊素(白居易家的歌妓。因善歌,有樊口之稱)。樊噲(漢時劉邦的勇將,曾多次以勇力使劉邦脫險)

  8. 樊城的簡稱。其城在湖北省襄樊市

  9. 關鳥獸的籠子

    澤雉十步一啄,百步一飲,不蘄畜乎樊中。——《莊子·養生主》

    又如:樊檻(囚籠)

〈動〉
  1. 關在籠中 。

    如:樊縶(拘系於籠中)

  2. 筑籬圍繞

    折柳樊圃,狂夫瞿瞿。——《詩·齊風·東方未明》

〈形〉
  1. 紛雜

    樊然淆亂。——《莊子·齊物論》

    又如:樊亂(樊然。紛亂);樊縈(紛繞)

其他
姓名學:
筆順編號:123434341234134
四角號碼:44804
UniCode:U+6A0A
規範編號:5886
首尾分解查字:爻大
漢字部件構造:木乂乂木大
粵語:faan4
上古音:元部并母,biuan
閩南語:han5,hoan5
平水韻:上平十三元
康熙字典索引:頁549第15
故訓彙纂索引:1147|1225.2
漢語字典索引:卷2頁1282第02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附袁切,音煩。【說文】作,鷙不行也。從從棥。【徐曰】鷙,猶縶也。鷹隼之屬,見籠不得出,以左右攀引外也。【廣韻】樊,籠也。【莊子·養生主】澤雉十步一啄,百步一飮,不期畜於樊中。 又通棥。【詩·小雅】止於樊。【說文】作棥。【孫炎曰】樊圃之樊也。謂樊籬。【莊子·山木篇】莊子遊乎雕陵之樊,睹一蟬得美?而忘其身。 又紛雜貌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樊然殽亂。又國名。【詩·大雅】生仲山甫。【毛傳】仲山甫,樊侯也。 又地名。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王取田於鄭,而與鄭人以溫、原、絺、樊。 又姓。【姓苑】仲山甫之後,因國爲氏。 又【正韻】符艱切。義同。 又通鞶。【周禮·春官·巾車】掌王之五路。一曰玉路,鍚樊纓。鄭註:樊讀如鞶,馬大帶也。《釋文》步干反。《左傳》作繁纓。 又【高誘曰】扶萬切,音飯。樊桐,山名。【淮南子·地形訓】樊桐在崑崙閶闔之中。 又葉汾沿切,讀若楩。【左思·贈妹詩】才麗漢班,明朗楚樊。默識若記,下筆成篇。【白居易·中隱詩】大隱住朝市,小隱住丘樊。不如作中隱,隨月有俸錢。○按《說文》部收樊,下不從大,今誤入。考證:〔【周禮·春官·巾車】玉路,錫樊纓。〕 謹照原文錫樊纓改鍚樊纓。〔【鄭註】鞶,馬大帶也。步干切,與鞶通。【左傳】作曲縣繁纓。〕 謹按步干切以下非鄭註也。謹照原文改鄭註樊讀如鞶,馬大帶也。釋文步干反。左傳作繁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