棨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ㄑㄧˇ
拼音:
筆劃:12
倉頡:HKD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YNTS
簡體:
筆順:點、 橫折、 橫、 撇、 撇、 橫、 撇、 點、 橫、 豎、 撇、 捺
吉凶:
五筆:YNTS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4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來證明身份的東西。用木頭做成,像戟的樣子。

詳細釋義
棨 [qǐ]
〈名〉
  1. (形聲。從木,啟省聲。本義:古代用木制的一種符信,通過津關的憑證)

  2. 同本義

    又如:棨傳(古代作通行憑證用的一種木制符信);棨信(傳信的符證)

    棨,傳信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除關無用棨傳。——《漢書·文帝紀》。注:“棨者,刻木為合符也。”

  3. 有繒衣的戟。為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

    又如:棨戟(有繒衣或油漆的木戟);棨戶(設有棨戟的門戶)

    建幢棨。——《漢書·韓延壽傳》。注:“有衣之戟也。”

    棨戟十。——《漢書·匈奴傳》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
筆順編號:451331341234
四角號碼:38904
UniCode:U+68E8
規範編號:7574
首尾分解查字:戶木
漢字部件構造:戶攵木
粵語:kai2
上古音:脂部溪母,khiei
平水韻:上聲八薺
康熙字典索引:頁534第02
故訓彙纂索引:1123|1201.7
漢語字典索引:卷2頁1239第07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康禮切【集韻】遣禮切【正韻】祛禮切,音啓。【說文】傳信也。【韻會】形如戟,有旛,書之,吏執爲信。【後漢·竇武傳】取棨信,閉諸禁門。【前漢·文帝紀註】棨者,刻木爲合符也。 又【玉篇】兵攔也。【前漢·匈奴傳】有衣之戟曰棨。【師古曰】以赤黑繒爲之。【崔豹·古今註】棨戟,殳之遺象也。前驅之器,以木爲之。後世以赤油韜之,謂之油戟,亦謂之棨戟,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