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黑暗;模糊:~暗。~黃。~花。天~地暗。
2.天剛黑的時候;黃昏:晨~。
3.頭腦迷糊;神志不清:~庸。~頭~腦。
4.又同“婚”。
昏迷;失去知覺
又如:昏暈(昏迷)
昏到於地。——《儒林外史》
惑亂;迷惑
先生之老與昏與?——《呂氏春秋·貴直》
僮昏不可使謀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四》
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十九年》。注:短折曰矢,未名曰昏。
下民昏墊。——《書·皋陶謨》
昏於小利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誣徒》
君子失心,鮮不夭昏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。注:昏,狂荒之疾。
蟊賊內訌,昏椓靡共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召》。《箋》云:昏椓皆奄人也。
[因為古代婚禮是在傍晚舉行,故引申為]婚禮
又如:昏姻(婚姻);昏第(古代行冠禮、婚禮的地方。又作婚第);昏媾(婚姻,結親)
昏姻之故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我行其野》
宴爾新昏。——《詩·邶風·谷風》
為父子,兄弟,姑姊,甥舅,昏媾,姻亞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。注:“妻父曰昏。”
昏禮者,將合姓之好,以事宗廟,而下以繼后世也。——《禮記·昏義》
如舊昏媾。——《左傳·隱公十一年》
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,夭折,早死 。
如:昏札(夭亡,夭折)
引申為昏暗;無光
過午已昏。——明· 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
秋天漠漠向昏黑。——杜甫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
又如:昏鄧(昏暗的樣子);昏鄧鄧(昏澄澄、昏昏瞪瞪。形容昏暗);昏曚(昏暗模糊);昏昏(昏暗;陰暗)
昏聵;糊涂
重昏而終身。——《楚辭·屈原·涉江》
偽孽昏狡。——南朝梁· 丘遲《與陳伯之書》
幽暗昏惑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
我獨若昏。——《老子》
又如:昏眊(糊涂而年老);昏耄(年老胡涂);昏瞀(神志不清;缺乏分辨能力);昏愚(糊涂而愚蠢)
昏迷不恭。——《書·大禹漠》
不昏乎其所已知,而昏乎其所未知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有度》
遠我昏乎?——《莊子·在宥》
昏微遵跡。——《楚辭·天問》
以昏氣出之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目不明;昏花 。
如:昏困(昏倦。頭腦昏沉,精神倦怠);昏坎(昏花,模糊);昏騰(頭昏眼花或頭腦暈轉)
世道混亂、黑暗
又如:昏世(黑暗腐敗的時代);昏敝(政治黑暗腐敗)
昏椓靡共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召》
斑駁難辨
看那山門時,上有一面朱紅牌額,內有四個金個,都昏了,寫著“瓦罐之寺”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呼昆切,音閽。【說文】日冥也。從日、氐省。氐者,下也。一曰民聲。【爾雅·釋詁】昏,代也。【註】代,明也。【疏】日入後二刻半爲昏,昏來則明往,故云代明。【釋名】昏,損也,陽精損減也。【周禮·秋官·司寤氏註】日入三刻爲昏,不盡三刻爲明。【淮南子·天文訓】日至虞淵,是謂黃昏。至於蒙谷,是謂定昏。 又【詩·邶風】宴爾新昏。【儀禮·士昏禮註】士娶妻之禮,以昏爲期,因而名焉。必以昏者,陽往而隂來,日入三商爲昏。 又【左傳·昭二十五年】昏媾、姻亞。【註】妻父曰昏,重昏爲媾,婚父曰姻,兩婿相謂曰亞。 又【書·益稷】下民昏墊。【傳】昏瞀墊溺。 又【書·盤庚】不昏作勞。【傳】昏,彊也。 又【書·牧誓】昏棄厥肆祀弗答。【傳】昏,亂也。【疏】昏閽於事必亂,故昏爲亂也。 又【左傳·昭十九年】札瘥夭昏。【註】未名曰昏。【疏】子生三月父名之。未名之曰昏,謂未三月而死也。 又【集韻】呼困切,音。暗也。亦姓。 又【韻補】葉許云切。【曹大家ɡū·東征賦】悵容與而久住兮,忘日夕而將昏。到長垣之境界,察農野之居民。 又葉許懸切。【馬融·廣成頌】子野聽聳,離朱目眩。隷首策亂,陳子籌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