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字筆順動畫
注音:
拼音:zhī
筆劃:4
倉頡:JE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FCU
簡體:
筆順:橫、 豎、 橫撇/橫鉤、 捺
吉凶:
五筆:FCU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4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1.分支;支派:~流。~隊。~線。~店。

2.撐:~帳篷。把葦簾子~起來。他用兩手~著頭正在想什么。

3.支持:~援。~應。體力不~。樂不可~。疼得實在~不住。

4.伸出;豎起:兩只虎牙朝兩邊~著。~著耳朵聽。

5.地支。見〖干支〗。

6.調度;指使:~配。~使。把人~走。

7.姓。

8.付出或領取(款項):~出。~取。~了一筆錢。

9.a)用於隊伍等:一~軍隊。一~文化隊伍。b)用於歌曲或樂曲:兩~新的樂曲。c)紗線粗細程度的英制單位,用單位質量(重量)的長度來表示,如1磅重的紗線長度中有幾個840碼,就叫幾支(紗)。紗線越細,支數越大。d)用於桿狀的東西:一~槍。三~鋼筆。一~蠟燭。

詳細釋義
支 [zhī]
〈量〉
  1. 用於計歌曲、樂曲等。

    如:一支歌;兩支樂曲

  2. 用於計隊伍等。

    如:一支軍隊;一支文化隊伍

  3. 用於計電燈的光度,即電的功率的瓦數。

    如:25支光的燈泡

  4. 用於計桿狀物品。

    如:一支筆;一支槍

〈動〉
  1. 〈方〉∶支吾搪塞

    又如:支飾(支吾掩飾);支對(支吾答對);支調(支吾搪塞)

    我遠路而來,卻凈支我。——《小五義》

  2. 支付;領取 。

    如:支用(支付使用);支帖(支付的憑證)

  3. 支持;支援;支助 。

    如:支陪(陪伴);支邊;支農;支任(支持得住)

  4. 分,分散

    又如:支破(支付);支放(發放);支動(支出;動用)

    支離分赴。——王逸《魯靈光殿賦》。注:“分散也。”

  5. 處理;應付 。

    如:支蒙(安放;支棱);支理(處理;處置)

  6. 支開,支派

    又如:支分(支使;分派);支末(支派之末);支拆(分攤支付)

    再看了看左右無人,只得兩個小丫頭子,便把那兩個小丫頭子也支使開。——《兒女英雄傳》

  7. 支撐

    又如:支當(承當);支給著(一條腿抬起壓在另一條腿上);支仗(支撐維持);支拽(支撐,維持);支措(支撐籌辦)

    詘有右臂支船。——魏學洢 《核舟記》

  8. 抗拒 。

    如:支吾(抵拒,抵觸);支拄(抵觸,抵制)

〈名〉
  1. 祖宗支系

    又如:支胄(支流、宗族的派系分支);支胤(后代子孫);支析(指分家);支別(分支;歧出)

    文王孫子,本支百世。——《詩·大雅·文王》

  2. 枝條。后作“枝”

    支葉茂接。——《漢書》

    芄蘭之支。——《詩·衛風·芄蘭》

    又如:支調(枝節);支蘗(枝條,旁生樹枝);支輔(輔助枝葉)

    以暢其支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

  3. 地支的簡稱

  4. 同本義

    支,去竹之枝也。從手持半竹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桂馥義證:“疑作去枝之竹也。”

  5. 支流

    不啻小支。——[英]赫胥黎著、 嚴復譯《天演論》

    分一支為南江。—— 宋· 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

    又如:支川

  6. 復雜整體中的一部分。

    如:支店;支軍,支兵(主力部隊以外的軍隊)

  7. 分支

    中小支。——《后漢書·呂布傳》。注:“謂胡也。即今之戟旁曲支。”

    封弟子功臣自為支輔。——《史記·李斯列傳》

  8. (會意。小篆字形,上面是“竹”的一半,下面是手(又)。《說文》:“從手持半竹。”本義:去枝的竹子)

  9. 通“肢”

    盡其四支動。——《管子·小匡》

    而暢於四支。——《易·坤》

    四支僵勁不能動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

    四支不勤。——《淮南子·原道》

  10. 支,線及棉紗等的粗細單位

其他
姓名學:
筆順編號:1254
四角號碼:40407
UniCode:U+652F
規範編號:0089
首尾分解查字:十又
漢字部件構造:十又
粵語:zi1
上古音:支部照三母,tjie
閩南語:chi1
平水韻:上平四支
康熙字典索引:頁467第01
故訓彙纂索引:952|1030.1
漢語字典索引:卷2頁1327第14
康熙字典解釋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章移切【正韻】旨而切,音巵。【說文】去竹之枝也。從手,持半竹。【註】徐鍇曰:竹葉下垂也。【增韻】俗作攴,非。 又【韻會】庶也。【詩·大雅】本支百世。【傳】支,支子也。【儀禮·士昏禮】支子則稱其宗。【註】支子,庶昆弟也。 又【廣韻】持也。【左傳·定元年】天之所壞,不可支也。 又【周語】武王克殷,作詩以爲飮歌,名之日支。【註】支,拄也。 又【廣韻】度也。【晉書·職官志】有度支尚書。 又【韻府】支,券也。【魏書·盧仝傳】一支付勳人,一支付行臺。【韓愈·寄崔立之詩】當如合分支。【註】今時人謂析產符契爲分支帳。 又【大戴禮】燕支地計衆,不與齊均也。【註】支,猶計也。 又【玉篇】支離自異。【類篇】一曰分也。【王延壽·魯靈光殿賦】支離分赴。【註】支離,分散也。 又【玉篇】載充也。 又【韻會】十二支,辰名。【史記·天官書註】爾雅釋天云:歲陽者,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是也。歲隂者,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。又【後漢·王符傳】明帝時,以反支日,不受章奏。【註】凡反支日,用月朔爲正,十二支終戌亥,反還於子丑。如朔日遇戌亥,卽初一爲反支也。見隂陽書。 又國名。【書·禹貢】崑崙,析支,渠搜,西戎卽敘。【註】馬云:析支在河關西。【前漢·平帝紀】黃支國獻犀牛。【註】應劭曰:黃支在日南之南。又【西域傳】條支國臨西海。 又山名。【史記·匈奴傳】出隴西,過焉支山。【註】焉支山,在丹州。 又荔支,果名。【後漢·和帝紀】舊南海獻荔支。 又姓。【莊子·列禦】朱泙曼學屠龍於支離益。【何氏姓苑】支氏,瑯邪人。【後趙錄】司空支雄。 又與胑肢通。【易·坤卦】美在其中,而暢於四支。【疏】四支,猶人手足。 又與枝通。【詩·衞風】芄蘭之支。【前漢·揚雄傳】支葉扶疎。 又與梔通。【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】鮮支黃礫。【註】鮮支,卽今梔子樹也。 又【集韻】翹移切,音衹。令支,縣名。【齊語】刜令支。【註】今爲縣在遼西。 又【集韻】支義切,音寘。【揚子·方言】南楚謂謰謱爲支註。考證:〔【左傳】天之所支,不可壞也。〕 謹照原文改爲天之所壞,不可支也。

相似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