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扶助:~貧。~危濟困。救死~傷。
2.姓。
3.用手支持使人、物或自己不倒:~犁。~老攜幼。~著欄桿。
4.用手幫助躺著或倒下的人坐或立;用手使倒下的東西豎直:~苗。護士~起傷員,給他換藥。
古代婦女肅拜行禮的一種動作
拜,於婦人為扶自抽扶而上下也。——《釋名》
[量]∶古代長度計算單位。相當於四指并列的寬度
故上失扶寸,下得尋常。——《韓非子》
姓
旁,旁側 。
如:扶枝(旁枝)
靠近
數披其木,毋使木枝挾疏。——《韓非子·楊權》
秋蛩扶戶吟,寒婦成夜織。——宋· 鮑照《擬古八首》
又如:扶疏(枝葉茂密,高低疏密有致)
同本義
又如:扶綽(攙扶,扶托);扶策(扶助,攙扶);扶掖(攙扶;扶助);扶挈(以手攙扶);扶將(攙扶)
危而不持,顛而不扶,則將焉用彼相矣?——《論語·季氏》
車至門扶。——《戰國策·衛策》。注:“扶,謂下車。”
遂扶以下。——《左傳·宣公二年》
扶杖望朱砂庵而登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·游黃山記》
攀緣
扶搖抮抱羊角而上。——《淮南子·本紀》。注:“攀也。”
又如:扶服(伏在地上爬行);扶伏(伏地爬行);扶匐(伏地爬行)
扶持;護持
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又如:扶樹(扶持培植);扶舁(扶持;攙扶);扶舁(護持扛抬);扶傾(扶持傾危的建筑物);扶撥(扶持傾斜);扶衛(扶持衛護)
通“輔”。輔助;幫助
扶,佐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若扶梁伐 趙。——《戰國策·宋策》
求太老爺拘拿兇犯,以扶善良。——《紅樓夢》
又如:扶政(輔佐政事);扶攜(扶助提攜);扶獎(輔助)
(形聲。從手,夫聲。從“手”,表示與手的動作有關。本義:攙扶)
通“浮”。在水上泛行
管子有扶舟之士五萬人,以待戰於 曲菑。——《管子·輕重甲》
勉力撐持[病、醉時的肢體] 。
如:扶疾;扶羌(帶病);扶同詿誤(被牽連而做錯了事)
沿,順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處處志之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
又如:扶向路(沿著原來的路)
護送 。
如:扶靈;扶柩;扶喪(扶送靈樞)
通“撫”。撫養,培育
芒卯之妻五子,后母慈惠仁義,扶養假子。——《列女傳》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防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馮無切【正韻】逢夫切,音符。【說文】佐也。一曰相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護也。【郭璞註】扶挾將護。【論語】顚而不扶。【前漢·高祖紀】不如更遣長者,扶義而西。【註】以義自助也。 又緣也。【晉語】侏儒扶盧。 又州名。扶州在隴右,唐屬山南道。 又澤名。【前漢·地理志扶柳縣註】地有扶澤,澤中多柳。 又姓。【前漢·藝文志】傳魯論語者,魯扶卿。 又【集韻】與芙通。扶蕖,荷也。 又與通。大風也。 又【唐韻】甫無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風無切,音夫。【禮·投壺】籌,室中五扶,堂上七扶,庭中九扶。【註】鋪四指曰扶。通作膚。【公羊傳·僖三十一年】觸石而出,膚寸而合。【註】側手曰膚,按指曰寸。 又幼小貌。【揚子·太經】赤子扶扶。 又【集韻】蓬逋切,音蒲。與匍同。手行也。【左傳·昭二十一年】扶伏而擊之。【註】伏,蒲北反。【禮·檀弓】詩云:扶服救之。【陸氏音義】作匍匐,音同。 又【前漢·天文志】晷長爲潦,短爲旱,奢爲扶。【註】鄭氏曰:扶當爲蟠,齊魯之閒聲如酺酺,扶聲近蟠,止不行也。晉灼曰:扶,附也,小臣附近君子之側也。 又葉房尤切,音浮。【陸雲·答兄詩】昔我先公,爰造斯猷。今我六蔽,匪崇克扶。考證:〔【公羊傳·僖三十一年】觸石而出,扶寸而合。【註】側手曰扶,按指曰寸。通作膚。〕 謹照原文兩扶字改膚。以通作膚三字移於公羊傳之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