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行跡;蹤跡:步人后~。
2.飛揚的或停附在物體上的灰土:~埃。
3.佛教道教指現實世界:紅~。~凡。
蒙上灰塵,弄臟
無將大車,祗自塵兮。——《詩·小雅·無將大車》
又如:塵顏(塵容);塵黷(玷污);塵面(塵污的臉面);塵目
謙詞,有污尊目
姓
(會意。《說文》從三“鹿”,從“土”,表示鹿群行揚起塵土的意思。楷書簡去重迭的部分,只保留一個“鹿”。現行簡化字“塵”,也是一個從“小”從“土”的會意字。本義:塵土)
重量單位。十埃為“塵”
同本義
渭城朝雨浥輕塵。—— 唐· 王維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滿面塵灰煙火色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賣炭翁》
湫隘囂塵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。注:“土也。”
塵埃也。——《莊子·逍遙游》
而游於塵垢之外。——《莊子·齊物論》
又如:浮塵;降塵;灰塵(塵土);一塵不染;塵封(蓋滿灰塵);塵涓(塵埃與一滴水。比喻細微);塵芥(塵土與草芥。比喻無價值的東西);塵沙(因風飛揚的灰沙)
朱塵筵些。——《楚辭·招魂》
喻庸俗骯臟或指庸俗骯臟的事物
春不得避風塵。——晁錯《論貴粟疏》
驚塵蔽天。——馬中錫《中山狼傳》
又如:塵陋(凡俗淺陋)
塵世,人世間,俗間。又稱:塵間;塵濁;塵市;塵域;塵堀;塵區;塵海 。
如:紅塵(舊稱繁華的社會,也泛指人世間);塵凡(凡塵;塵世)
蹤跡;業跡 。
如:步后塵;前塵(遺塵。從前的或從前經歷的事)
【字彙補】古文塵字。註詳土部十一畫。 (塵)〔古文〕塵【唐韻】直珍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池鄰切,音。埃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久也。謂塵垢稽久也。【詩·小雅】無將大車,祗自塵兮。【後漢·班固傳】風伯淸塵。【拾遺記】石虎起樓四十丈,異香爲屑,風起則揚之,名芳塵。【嶺南表異錄】犀角爲簪梳,塵不著髮,名辟塵犀。 又淫視爲遊塵,見【穀梁序疏】。 又明窻塵,丹砂,藥名。【李白·草創大還詩】髣髴明窻塵。 又【梵書·圓覺經】根塵虛妄。【註】根塵,六根之塵,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心、意。又【列仙傳】麻姑謂王方平曰:見東海三變爲桑田,今將行復揚塵乎。 又姓,見【統譜】。 又葉直連切,音廛。【班彪·北征賦】忽進路以息節兮,飮予馬兮洹泉。朝露漸予冠蓋兮,衣晻藹而蒙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