堕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ㄉㄨㄛˇ
拼音:duò
筆劃:11
倉頡:XXNBG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BDEF
簡體:
筆順:橫折折折鉤/橫撇彎鉤、 豎、 橫、 撇、 豎、 橫折鉤、 橫、 橫、 橫、 豎、 橫
吉凶:
五筆:BDEF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3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[ huī ]

同“隳”。

[ duò ]

落;掉:~落。~地。~入海中。

詳細釋義
墮 [duò]
〈形〉
  1. 假借為“惰”。懶散;懈怠

    臣下墮而不忠,則卑辱困窮。——《管子·形勢》

    動無墮容,口無虛言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》

    又如:墮慢(懈怠輕慢);墮夫(懶漢);墮民(惰民);墮怠(怠慢;懶惰);墮倪(怠惰傲慢);墮容(精神不振,有怠惰之色)

墮 [huī]
〈動〉
  1. 荒廢;廢棄 。

    如:墮成(廢棄成法);墮(廢馳);墮業(荒廢學業或職業);墮廢(荒廢)

  2. 損毀;敗壞

    墮軍實而長寇仇。——《左傳·僖公三十二年》

    不能以游墮事。——明· 袁宏道《滿井游記》

    又如:墮圮(毀壞;倒塌);墮泥(毀滅;消失);墮域(毀域);墮突(毀壞,破壞)

  3. 另見 duò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
筆順編號:52132511121
四角號碼:74104
UniCode:U+5815
規範編號:2475
首尾分解查字:阝土
漢字部件構造:阝月土
粵語:do6
閩南語:tui7
平水韻:上平四支·上聲二十哿
康熙字典索引:頁232第18
故訓彙纂索引:442|0520.6
漢語字典索引:卷1頁0459第03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廣韻】徒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吐火切。同。毀也。【說文】作隓。敗城旣曰隓。亦作隓。【春秋】墮郈,墮郕,墮費。【賈誼·過秦論】墮名城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士卒墮指。 又釋氏團墮,言食墮在缽中也。梵言儐茶波。一曰濵茶夜。華言團,團者食團,謂行乞食也。 又與惰通。【禮·月令】季秋行春令,民氣解墮。【韓非子·五蠹篇】侈而墮者貧。【史記·司馬相如傳】不敢怠墮。【註】墮,同惰。 又【廣韻】許規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翾規切,音孈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他果切,音垛。倭墮,髻也。 又葉丑呂切,音楮。【韓愈·元和聖德詩】衆樂驚作,轟豗融冶。紫燄噓呵,高靈下墮。冶音與。又、,同隓。同墮。【史記·高祖紀】漢王急推墮二子。【賈誼傳】梁王墮馬。墮字原從阜,不從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