垛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ㄉㄨㄛˇ
拼音:duǒ
筆劃:9
倉頡:GHND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FMSY
簡體:
筆順:橫、 豎、 提、 撇、 橫折折/橫折彎、 橫、 豎、 撇、 捺
吉凶:
五筆:FMSY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3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[ duǒ ]

墻體向外或向上突出的部分:門~子︱城~口。

[ duò ]

1.把分散的東西堆積起來:雨要來了,快把麥子~起來。

2.莊稼、磚瓦等堆積成的堆:麥秸~︱磚~。

詳細釋義
垛 [duǒ]
〈名〉
  1. 設置箭靶的小土墻

    羅灰修藥灶,筑垛閱弓垜。——唐· 元稹《江邊四十韻》

    又如:箭垛

  2. 另見 duò

  3. 垛子;墻兩側或上頭伸出的部分

    垜,堂塾也。從土,朶聲。門堂之塾有左右。左右各有南向北向兩塾,今俗謂門兩邊伸出小墻曰垛頭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又如:垛口;垛迭(建筑物突出的部分,指門兩旁伸出的墻);垛樓(軍官住的高樓)

垛 [duò]
〈動〉
  1. 整齊地堆起來 。

    如:垛積(堆積);把木頭垛起來;把打好的稻草垛在老屋后面

〈量〉
  1. 另見 duǒ

  2. 表示散裝物品的成堆狀的堆的數量。

    如:一垛柴;兩垛磚

〈名〉
  1. 明代兵制名 。明初定的垛兵法,把軍戶三家編為一垛,其中一戶為正,二戶為貼。按三丁抽一以應軍役。正戶兵死,則由貼戶抽丁補充。永樂初,改正戶,貼戶輪次更代,周而復始。

    如:垛募;垛集;垛充(以垛兵法補充士卒)

  2. 堆,成堆的東西

    又如:柴火垛;麥垛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
筆順編號:121351234
四角號碼:47194
UniCode:U+579B
規範編號:1388
首尾分解查字:土朵
漢字部件構造:土幾木
粵語:do2
平水韻:下平五歌·上聲二十哿
康熙字典索引:頁228第08
漢語字典索引:卷1頁0440第08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廣韻】徒果切【集韻】都果切【韻會】杜果切,音。【說文】堂塾也。【玉篇】射垛也。【唐六典】武舉制有長垛馬射。 又吳方言,左右個爲垛頭。 又山名。射垛山,在井陘東南。秦王翦伐趙,立射垛於此,因名。俗讀如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