召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ㄓㄠˋ
拼音:zhào
筆劃:5
倉頡:SHR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VKF
簡體:
筆順:橫折鉤、 撇、 豎、 橫折、 橫
吉凶:
五筆:VKF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3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[ shào ]

1.姓。

2.周朝國名,在今陜西鳳翔一帶。

[ zhào ]

1.姓。

2.寺廟(多用於地名):烏審~。羅布~(都在內蒙古)。[蒙]

3.召喚:~集。他已被上級~回北京。

詳細釋義
召 [zhào]
〈動〉
  1. 征召來授予官職或另有調用

    卒不召。——《明史》

    召為南京右僉都御史。

    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 右北平太守。——《史記·李將軍列傳》

    累召不應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

    召三老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
  2. 另見 shào

  3. 召集

    召會武官。

    召令徒屬。——《史記·陳涉世家》

    召諸貴人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
    悉召群臣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
  4. 感化和召喚

    物色相召,人誰獲安!——《文心雕龍》

  5. (形聲。從口,刀聲。本義:呼喚)

  6. 召喚。用言語叫人來

    召趙御吏。

    又如:召呼(呼喚;通知;交代);召致(使之至;喚來)

    亦召供奉。——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

    大府召視兒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區寄傳》

    召,呼也。從口,刀聲。以言曰召,以手曰招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召有司。——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

    召,呼也。——《廣雅·釋詁二》

  7. 邀請

   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鄰人。——《淮南子·脩務》。注:“召,猶請也。”

    今召客者,酒酣,歌舞,鼓瑟吹竽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

    令召客者酒酣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分職》

  8. 招致

    召鬧取怒。

    又如:召引(招引;引導);召幸(被招致或寵愛的人);召取(導致;引來)

    故言有召禍也,行有招辱也。——《荀子·勸學》

    收召后學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答韋中立論師道書》

    召武受辭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
其他
姓名學:姓,多用男性
筆順編號:53251
四角號碼:17602
UniCode:U+53EC
規範編號:0334
首尾分解查字:刀口
漢字部件構造:刀口
粵語:siu6
上古音:宵部定母,di?
閩南語:tiau3
平水韻:去聲十八嘯
康熙字典索引:頁172第07
故訓彙纂索引:318|0396.4
漢語字典索引:卷1頁0574第03
康熙字典解釋

【唐韻】直少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笑切,潮去聲。【說文】評也。【王逸曰】以手曰招,以言曰召。【書·甘誓】大戰於甘,乃召六卿。【詩·齊風】自公召之。【禮·曲禮】父召,無諾唯而起。 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實照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時照切,同邵。【廣韻】邑名。【詩序】甘棠,美召伯也。【箋】召伯,姬姓,名奭,食邑於召。 又姓。【廣韻】召公之後。【前漢·循吏傳】召信臣,九江壽春人。【氏族博考】春秋召與邵一氏,後分爲二,汝南安陽之族皆從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