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ㄅㄧㄝˊ
拼音:bié
筆劃:7
倉頡:XRSLN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KLJH
簡體:
筆順:豎、 橫折、 橫、 橫折鉤、 撇、 豎、 豎鉤
吉凶:
五筆:KLJH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2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[ bié ]

1.差別:天淵之~。

2.分離:告~。臨~紀念。久~重逢。~了,我的母校。

3.兩輛車朝同一方向行駛時,一輛車強行駛入另一輛車的車道,使不能正常行進:~車。

4.表示揣測,通常跟“是”字合用(所揣測的事情,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):約定的時間都過了,~是他不來了吧?

5.表示禁止或勸阻,跟“不要”的意思相同:~冒冒失失的。你~走了,在這兒住兩天吧。~一個人說了算。

6.轉動;轉變:她把頭~了過去。這個人的脾氣一時~不過來。

7.插住;用東西卡住:皮帶上~著一支槍。把門~上。

8.另外:~人。~稱。~有用心。

9.用腿使絆把對方摔倒。

10.類別:性~。職~。派~。級~。

11.區分;區別:辨~。鑒~。分門~類。

12.姓。

13.用別針等把另一樣東西附著或固定在紙、布等物體上:把兩張發票~在一起。胸前~著一朵紅花。

[ biè ]

改變別人堅持的意見或習性(多用於“別不過”):我想不依他,可是又~不過他。

詳細釋義
別 [bié]
〈動〉
  1. (會意。從冎(guǎ),從刀。“冎”,《說文》:“剔人肉置其骨也。”“別”的小篆形體,是一個表示用刀剔骨頭的會意字。本義:分解)

  2. 送別

    何處可為別,長安青綺門。—— 唐· 李白《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二首》

    又如:別筵(送別的宴會);別敬(舊時送別時贈錢名目之一)

  3. 又如:告別(離別;告辭);話別(別離前在一塊兒談話);別情(離別之情);別緒(離別時的情感)

    府吏聞此事,心知長別離。(“別”的時間長;“離”的時間短。)

    別君去兮何時還?——李白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

  4. 生人作死別,恨恨那可論。

  5. 區分;辨別

    如絲體變為縷體,縷體即是絲體,有何別焉。——南朝梁· 范縝《神滅論》

    知國之安危臧否,若別白黑。——《荀子·君道》

    我又欲與若別之。——《列子·楊朱》

    又如:鑒別(辨別);分門別類;別白(分別明白。明辨);別族(區別氏族)

  6. 同本義

    又如:別割(分割);別產(分割家產;分家);別國(從一國分化而成的國家;現常指別的國家)

    別,分解也。——《說文》

    桀之力,別觡伸鉤。——《淮南子·主術訓》

  7. 分離;分開;分出

    又如:別疏(分離疏遠);別宥(除去蒙蔽。指排除主觀成見);別腳(破綻)

    有別券者幾何家?——《管子·問》。注:“別券,謂分契也。”

    岷山導 江,東別為 沱。——《書·禹貢》

    久之,頗曉其別蓍布卦意。——《漢書·張禹傳》

    別其官屬常惠等,各置他所。——《漢書·李廣蘇建傳》

  8. 扭、轉過去

    老都管別了臉對眾軍道…——《水滸傳》

    又如:別轉(扭過去;掉轉);別折(折斷;拗折)

  9. 離別;告別

    自君別我后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

    余既不難夫難別兮。——屈原《離騷》

    天明登前途,獨與老翁別。——唐· 杜甫《石壕吏》

  10. 用別針等把一樣東西附著或固定在紙、布等上 。

    如:把玫瑰花別在衣服上;把表格別在一起

〈形〉
  1. 另外的,不同的

    又如:別駕(官名。指州刺吏的佐史。因隨刺史出巡時另乘傳車,故稱)

    詩有別趣,非關理也。——嚴羽《滄浪詩話》

    再眺山下,則日光晶晶,別一區宇也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記》

  2. 特殊的

    映日荷花別樣紅。——宋· 楊萬里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》

    又如:別致(新奇,特別,不同尋常);別材(特殊的才能);別真(格外純真);別趣(趨向各異)

  3. 其他 。

    如:別兵(官名。別兵曹,掌“胡騎”、“越騎等別種族的兵);別請(佛教用語。即在眾多的比丘中,特請一位比丘來供養)

〈副〉
  1. 另外(古代沒有“另”字,現代“另、另外”的意義在古書中常用“別”字來表示)

    又如:又當別論;別有心腸(別有心肝。別有肺腸。另有打算或企圖);別置(另行安排);別婚(另娶)

    已別有旨。——《后漢書·班超梁慬傳》

    宜別圖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
    若欲見子敬,可別過之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
    是無難,別具本章。——清·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
  2. 表示揣測 。

    如:他今天不來上班,別是生病了

  3. 各;各自

    又如:別裁(分別裁定,決定取舍);別自(各自);別食(分別進食)

    成樹之后,樹別下子一石。——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

    死生別處,終始異居。——班固《白虎通》

  4. 表示勸阻或禁止 。

    如:別太悲傷;別自做主張

  5. 另見 biè

別 [biè]
  1. 另見 bié

  2. 堅持要求對方改變意見或習慣 。又如:我想不依他,可又別不過他

其他
姓名學:
筆順編號:2515322
四角號碼:62400
UniCode:U+522B
規範編號:0751
首尾分解查字:另刂
漢字部件構造:口力刂
粵語:bit6
平水韻:入聲九屑
康熙字典索引:頁138第28
故訓彙纂索引:224|0302.3
漢語字典索引:卷1頁0328第13
康熙字典解釋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方別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筆別切【正韻】必列切,鞭入聲。【說文】分解也。【玉篇】分別也。【增韻】辨也。【禮·曲禮】日月以告君,以厚其別也。【爾雅·釋山】小山別大山,鮮。【疏】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。【淮南子·齊俗訓】宰庖之切割分別也。【晉·仲長敖覈性賦】同稟氣質,無有區別。又傅別,謂券書也。【周禮·天官·小宰】八成,聽稱責以傳別。【註】鄭曰:爲大手書於一札,中字別之。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皮列切【正韻】避列切,便入聲。【玉篇】離也。【增韻】解也,訣也。【江淹·別賦】黯然銷?者,惟別而已矣。【宋·謝惠連·夜集歎乖詩】詩人詠踟躕,搔首歌離別。【梁荀濟贈隂梁州詩】已作金蘭契,何言雲雨別。

相似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