俑字筆順動畫
注音:ㄩㄥˇ
拼音:yǒng
筆劃:9
倉頡:ONIB
部首:
五行:
吉凶:
五筆:WCEH
簡體:
筆順:撇、 豎、 橫撇/橫鉤、 點、 豎、 橫折鉤、 橫、 橫、 豎
吉凶:
五筆:WCEH
簡體:
异体字:
部首筆劃:2
常用字:
基本釋義

古代殉葬的偶像:陶~。兵馬~。

詳細釋義
俑 [yǒng]
〈名〉
  1. (形聲。從人,甬(yǒng)聲。本義:古代陪葬用的偶人,一般為木制或陶制。因象人。故從人)同本義

    孔子謂為芻靈者善,謂為俑者不仁,殆於用人乎哉。——《禮記·檀弓》

    又如:陶俑;武士俑

    俑有面目機發,似於生人。——《通典》引《禮記》

    俑,木人。送葬設關,而能跳踴,故名之。——《埤蒼》

其他
姓名學:非姓氏,多用男性
筆順編號:325425112
四角號碼:27227
UniCode:U+4FD1
規範編號:4266
首尾分解查字:亻甬
漢字部件構造:亻乛丶用
粵語:jung2
閩南語:iong2,ang1
平水韻:上聲二腫
康熙字典索引:頁104第25
故訓彙纂索引:128|0206.1
漢語字典索引:卷1頁0168第02
康熙字典解釋

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尹竦切,音勇。從葬木偶。【禮·檀弓】孔子謂爲芻靈者,善爲俑者不仁。【註】芻靈,束草爲人形,以爲死者之從,略似人形。俑則設機發動,全似人,能踴躍也。今倡端不善曰作俑。 又【廣韻】【正韻】他紅切,音通。【說文】痛也。